| 索引號 | 620722087/2025-00118 | 發文字號 | 民政辦發〔2025〕44號 |
| 關鍵詞 | 發布機構 | 民樂縣政府辦 | |
| 公開形式 | 主動公開 | 責任部門 | 民樂縣政府辦 |
| 生成日期 | 2025-08-20 14:49:19 | 是否有效 | 是 |
各鎮人民政府,縣政府有關部門,縣直及省市駐民各單位:
《關于進一步加強農村支付環境建設的工作方案》已經縣十九屆人民政府第72次常務會議研究通過,現印發你們,請認真抓好貫徹落實。
?
?????????????????民樂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5年8月15日 ?
為深入貫徹黨中央關于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戰略部署,積極響應國家關于提升支付服務便利化水平的政策要求,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引導撬動作用,重點聚焦村務、黨建與金融服務融合創新,推動金融服務深度融入鄉村治理與產業發展,優化農村支付環境,提升旅游涉外支付能力,根據我縣實際,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標
以服務鄉村全面振興和鄉村旅游高質量發展為核心目標,以“黨建引領、村務融合、金融賦能”為路徑,構建“財政引導、部門協同、市場運作、惠農利民”的工作機制。通過政策扶持與資源整合,顯著提升農村基礎金融服務可得性與便利性,有效解決境外來民人員支付痛點,為打造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推動縣域經濟開放發展提供堅實的金融支撐。
二、重點任務與具體措施
(一)深化服務點融合布局,強化農村普惠金融支撐
1.明確支持范疇。將農村支付環境建設(重點包括銀行卡助農取款服務點的建設、升級、維護及功能拓展)正式納入縣財政支持鄉村全面振興專項資金和鄉村旅游高質量發展專項資金的優先支持范圍。
2.設立專項補貼??h財政每年安排專項資金,用于“助農惠農服務點”政策補貼。補貼范圍涵蓋:設備購置更新、網絡通信費用、業務培訓開支及優秀站點獎勵等,助力鄉村服務點長效運營。
3.基礎運營補貼。對服務點提供小額取現、轉賬、繳費、查詢等基礎金融服務產生通訊費、憑證耗材等成本的給予定額補貼。
4.功能拓展補貼。對成功加載并有效運營政策宣傳、信息發布、簡單代辦等“村務服務”和黨員學習資料發放、遠程教育接入點、黨費便捷交納等“黨建服務”功能的優質服務點,給予額外獎勵性補貼。
5.設備升級補貼。對服務點為支持智能終端部署、線上村務及黨建平臺接口開通等融合功能所開展的必要設備升級與購置,按一定比例給予補貼。
6.優化補貼機制。建立“基礎+績效”的補貼發放模式,基礎補貼保障基本運營,績效補貼與服務點業務量、服務質量、群眾滿意度、融合功能實效等掛鉤。
(二)推進銀行卡服務點賦能,實現村務黨建協同共進
1.打造多功能綜合站點。在現有銀行卡助農取款服務點基礎上,通過物理空間整合、信息系統嵌入、人員能力提升,將其升級打造為集“基礎金融、村務辦理、黨建宣傳”三位一體的村級綜合服務樞紐。
2.賦能村務服務。服務點可承擔村級通知公告發布、惠農政策宣傳材料發放、涉農補貼信息查詢、社保與醫保相關簡單表格代填代收、部分便民服務預約引導等。鼓勵開發或接入本地化的村務信息服務平臺(APP/小程序),實現線上線下融合。
3.嵌入黨建功能。服務點應設置電子屏或固定展板的黨建宣傳欄,及時傳達黨的方針政策、展示本地黨建成果。探索設立“黨員服務崗”,鼓勵黨員經營戶或黨員志愿者駐點服務。支持服務點作為遠程黨員教育基層站點,或提供通過智能POS掃碼支付等便捷的黨費交納渠道。
4.提升服務點能力。發揮鎮村“金融助理員”參謀助手作用,聯合鎮政府、村“兩委”,定期對服務點經營者(代理人)進行金融業務、村務知識、黨建宣傳、風險防范、服務禮儀等方面的綜合培訓,打造“一專多能”的服務隊伍。
5.建立協同管理機制。明確縣委組織部、財政局、農業農村局、金融監管局民樂支局、鎮黨委、村黨組織、主辦銀行在融合服務點建設管理中的職責分工,建立定期會商和信息共享機制。
6.拓展服務深度廣度。引導服務點疊加更多便民支付功能,如水電費繳費、社保醫保繳納、交通罰款、學費繳納、網絡購物代付、快遞收發(支付)等。
7.推動移動支付普及。鼓勵支付機構和服務點合作,面向農村居民(尤其是老年群體)開展安全便捷的移動支付工具宣傳推廣和使用培訓。
8.加強風險防控宣傳。在服務點常態化開展防范電信詐騙、非法集資、支付安全等金融知識普及教育,提升村民金融素養和風險防范意識。
9.協助解決貸款難題。發揮金融機構與鎮、村及農戶間的聯系紐帶作用,加強與村委會、村集體經濟組織、民間組織對接,及時溝通交流金融信息,廣泛宣傳金融政策,指導群眾辦理金融業務,破解農村擔保、抵押貸款難題。
(三)聚力重點場景建設,提升涉外支付便利化水平
1.明確重點工作場景
在縣政府統一領導下,建立由縣財政局、金融監管局民樂支局牽頭,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工業信息化和商務局、文體廣電和旅游局具體主抓,發展和改革局、交通運輸局等部門配合的工作專班。將縣域內重點旅游景區(含售票處、特色民宿、餐飲店、旅游商品店)、三星級以上酒店、大型特色餐飲街區、汽車站周邊等主要交通樞紐、大型購物中心及特色商品店等確定為提升境外銀行卡(外卡)受理能力的重點場景。
2.明確單位責任分工
縣市場監督管理局:負責摸排重點場景內商戶底數,在日常監管和商戶服務中宣傳引導商戶升級改造外卡受理設備;對新設立或變更經營范圍可能涉及外卡受理的商戶,主動提示其配備相應功能。
縣工業信息化和商務局:負責引導大型商超、特色餐飲街區、重點商貿企業進行外卡受理改造;結合促消費活動,鼓勵商戶提升涉外服務能力。
縣文體廣電和旅游局:負責組織A級旅游景區、星級酒店、等級民宿、旅游推薦商戶等全面開展外卡受理設備改造和布放;將其作為提升旅游服務質量、優化游客體驗的重要考核內容;在旅游宣傳推廣中融入支付便利信息。
縣域內銀行機構:負責提供符合國際標準的、成本合理的POS機具及配套收單服務;簡化商戶入網和開通外卡受理流程;提供操作培訓和技術支持。
3.推進設備軟硬件改造與布放
(1)全面摸排與動員。各責任部門按分工對職責范圍內的重點場景商戶進行全覆蓋走訪摸排,建立臺賬,詳細記錄其現有支付受理設備情況(是否支持外卡、支持卡組織、設備狀態等)。
(2)分類施策推進改造。對已有POS但僅支持境內卡的商戶:鼓勵收單機構提供低成本或免費的設備升級服務(軟件升級為主),開通外卡受理功能。對無POS或設備老舊無法升級的商戶,引導收單機構提供具備外卡受理功能的新型、智能POS機具,可采用租賃、優惠購機等方式降低商戶成本。
4.提升外卡受理率與服務體驗
(1)設定明確目標:按照方案規劃,實現重點旅游景區、三星級以上酒店、大型特色餐飲街區核心商戶外卡受理覆蓋率達到90%以上。
(2)優化受理環境:督促商戶在顯著位置張貼清晰、規范的外卡受理標識并安排操作順暢的POS機具和熟悉外卡受理流程、會簡單外語溝通的收銀員。
(3)加強宣傳引導:通過旅游宣傳冊、官方網站、公眾號、酒店客房指南、景區指示牌等多渠道,向境外游客宣傳民樂縣重點區域的外卡受理情況。在車站、產業園(鄰近)、高鐵站等提供支付服務指南。
三、保障措施
成立由縣政府分管領導任組長,縣委組織部、財政局、市場監督管理局、工業信息化和商務局、文體廣電和旅游局、金融監管局民樂支局、農業農村局等部門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專項工作領導小組,統籌協調各項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縣財政局,負責日常調度、督查和考核??h財政將助農服務點補貼、外卡受理設備補貼或獎勵、宣傳培訓經費等相關專項資金足額納入年度預算,優化撥付流程以提高資金使用效益,同時積極爭取上級財政轉移支付和專項資金支持,引導金融機構加大資源投入。建立包含服務點融合功能覆蓋率、業務量增長率、群眾滿意度及重點場景外卡受理覆蓋率、交易成功率、境外游客投訴率等指標的科學量化體系,定期監測評估并通報。充分利用各類媒體平臺宣傳 “服務點+” 融合模式優勢、便利及支付環境優化成果,提升社會認知度和參與度,持續對政府部門工作人員、服務點經營者、重點商戶收銀員、村“兩委”干部開展政策解讀和業務技能培訓。在推進支付服務便利化過程中高度重視風險防范,加強服務點和商戶業務合規性檢查,嚴厲打擊非法交易行為,強化外卡交易風險監測與反欺詐能力,保障商戶和持卡人資金安全,加強個人信息保護。